神声古筝官网  - 上海神声乐器厂官网

热门关键词:  728  花香浓郁  芙蓉莲蕊

您的位置: 主页 > 资讯动态 > 古筝科普 >
古筝结构及制作工艺详解
作者:神声乐器 来源:未知 点击: 发布日期: 2020-04-27 14:20
信息摘要:
古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。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,中间稍微突起,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。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。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。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...
古筝结构及制作工艺详解

       古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。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,中间稍微突起,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。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。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。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,码子可以左右移动,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。

       筝的品种不一,构造也不尽相同,下面介绍的是一种二十一弦筝的构造。筝主要由面板,底板、边板、筝头、筝尾、岳山、码子、琴钉、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。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。筝的共鸣体由面板、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。在共鸣体内有音桥,呈拱形,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,还起着支撑的作用。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。

    「面板」用放置多年、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。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。蒙族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。  

    「底板」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。领导作用 。

    「筝边」也称边板,即筝的侧帮。筝有两个筝边,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,另一侧称为外筝边。筝边一般用木制成,也有用水曲柳、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。还有试用枫木制作。  

    「筝头」用木、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。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,由穿弦孔来固定(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)。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,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,供出音之用。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,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(也有的筝,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)。  

    「筝尾」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。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。  

    「岳山」也称木梁或山口。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。在筝上有两个岳山: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,叫作前岳山;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,叫作后岳山。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,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。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(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。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,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。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,定调等方面的问题,因此,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。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,以使发音悦耳。  

    「码子」也称柱,或称雁柱。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。一般用木制作,也有用红木、牛骨、塑料、象牙制成的,以木的效果为佳。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,在骨片上刻槽,以稳固筝弦。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,共有二十一个码子。在演奏时,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,再通过共鸣体而发也音乐的效果。码子可左右移动,以调整音高。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,以适当调整音质。  

    「琴钉」也称肖子。它用于上弦,调整弦的松紧,控制音的高低。筝的琴钉也有用钢琴肖钉代替的,或用硬质木料制成弦轴上弦的。

    「出音孔」筝有三个出音孔(也有两个出音孔的),在筝头侧面有一个,底板上有两个(一个在底板的中部,一个在底板接近筝尾处)。出音也的位置、形状和大小关系到音色、音量。

    「」目前常用筝共有二十一根弦,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筝的最低音,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筝的最高音。在用弦上,根据不同的需要,而将铜丝弦、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以及其他种弦加以适当的配置。由于用途、风格和习惯的不同,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。有以钢丝弦为主,适当配置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的;也有以尼龙缠弦为主,适当配置钢丝弦的;也有全部用尼龙缠弦或丝弦的。钢丝弦音色明亮,缠弦音色浑厚。  

      PS:在制弦专业上,把钢丝弦称为裸弦(裸弦是与缠弦相对而言的),把有外包缠皮的弦称为缠弦。缠弦的弦蕊,一般采用钢丝弦做蕊。


古筝结构及制作工艺详解

下面再来细说一下当下古筝制作的工艺:

       刻漆、麦草、螺钿、烙画、碎螺、贝雕、景泰蓝、彩绘、雕花、雕刻等都是广为运用的重要工艺,对古筝在整体的审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   刻漆工艺  是当今古筝生产制造的重要工艺之一。从字面可知,刻、漆是两个重要的工序。它是在琴首琴尾等处,用刻刀等工具刻成各类画面,并根据画面的要求进行填色、绘彩等,然后擦漆抛光。如刻漆“喜鹊登梅”、“松鹤延年”、“春江花月夜”等。此为古筝装饰工艺上的经典图案。用刻刀剔刻出喜鹊、梅花等图案,刻线优美生动,金黄的填彩与琴体表层黑色的对比,层次分明,恰到好处。喜鹊是人们心目中的报喜鸟,“喜鹊登梅”蕴含着吉祥的寓意。图案犹如工笔重彩,再现出自然的生机和朝气。

       麦草工艺 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。是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、纹理和质地,通过抛光、漂、熏、蒸、烫、剪等多道艺术加工,编制、拼合成各种不同的花鸟图案,嵌于古筝坯件的首尾、边板等部位的一种装饰工艺。“马到成功”、“牡丹”、“月季”等是麦草花的经典图案。麦秆的金子般的色泽与光滑细腻的质地,格调古朴却不失华贵。骏马奋蹄,积极向上。图案惟妙惟肖,质朴而灵动传神。

       螺钿工艺 又名“螺甸”、“螺填”、“螺钿挖嵌”、“平磨螺钿”、“彩螺”等,其装饰性强,五光十色,美感十足。可以说是古筝装饰工艺中运用和普及装饰工艺。这是中国器物装饰工艺上一朵瑰丽的奇葩,其历史悠久,常常用于古典家具的装饰。螺钿挖嵌以蚌螺等优质贝壳(珍珠贝、夜光螺、云母片等)为原材料,经过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,制作成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等各种缤纷的图案,拼贴、镶嵌于坯件上预先雕成的凹槽内,再经过髹漆、平磨抛光等步骤制作而成。成品在光线照射下五彩缤纷,变幻多彩,珠光宝气而深受人们喜欢。如“伎乐飞天”、“国色天香”、“嫦娥奔月”等等。

       烙画工艺 是近年来古筝制作的重要装饰工艺之一。其历史悠久,古称“火针刺绣”,亦名“火笔画”、“烫画”等,是民间广为流传一种的工艺。它指的是用烙铁高温在木板上烫制、熏烤,使坯件表面起不同程度的炭化,呈现出自然的浅黄、棕、褐、黑等不同色彩而组成多彩的画面。烙具的温度、处理手法等不同可以烫出不同的效果。有时同样一种温度和工具可以烫,可以熏,也可以烤等等,其线条隐隐约约,一波三折,犹如中国山水画,“气韵生动”,简约、典雅。比较经典的图案有熏烫“山水”、“板桥竹”等。采用烫、熏、烤多种手法,产生出国画中皴、擦、点、染等各种效果,不同的温度熏出淡黄、中黄、棕、褐、黑色等多种色调,产生出中国山水画所具有的渲染效果,近观线条清晰,轮廓明显,远观则隐隐约约,颇具玩味,画面栩栩如生,如在眼前。

       碎螺工艺 是将贝壳磨成粉,然后均匀地洒在坯件所勾勒出的图案上。碎螺工艺细致精美,然而不足之处在于碎螺部位容易磨损,耐脏性较差。这种工艺与嵌骨多少有些相似之处。嵌骨是将牛骨粉嵌入事先刻好的凹槽内,纹路清晰流畅,多以在琴首琴尾雕刻名人诗词的书法形式出现。

       贝雕工艺 与挖嵌工艺不同,贝雕是根据不同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,在坯件上粘贴、拼合成丰富多彩的山水、花卉等图案点缀其上,是一种浮雕的加工方式。这种工艺的立体感强,雍容华贵而不失典雅。不足之处在于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”,耐振性差,不适于长期演奏拍击琴首等部位的乐曲。

       景泰蓝  又名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它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制造工艺。这种工艺在明代景泰年间盛行。景泰蓝工艺筝则是在木坯上绘图、掐丝、点蓝,即在坯件上先用铜丝勾画出图案,然后在不同的图案中粘贴、涂饰景泰蓝釉料,再经过擦漆、抛光等工序。景泰蓝工艺筝的制作,运用了青铜、漆器、绘画以及雕刻等多种工艺,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。其图案精美,色彩鲜艳,光彩夺目。

       上面所提及的螺钿挖嵌、草麦花等都属于镶嵌类工艺。嵌银丝(又称“花丝”)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艺。它是将白银熔化后抽成细软的丝,嵌入事先用刻刀雕好的纹路中。制作技法巧妙,做工细腻。一般用在紫檀、黑檀等名贵木材的制作中,可以说是古筝中的珍品,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此外还有嵌瓷。这里的瓷指的是“青花瓷”,由上釉胎器高温烧成。

       古筝的装饰工艺还有彩绘、雕花(花板、雕镂)、雕刻等多种,在当今被广为运用。在木料中,楠木质地坚实而柔密,适于雕刻。而楠木以千年金丝楠木为犹贵,纹理间若有金丝隐现。雕刻配合中国传统的擦漆工艺,其立体感强,形象逼真,活灵活现。代表性的图案是“龙凤呈祥”、“醉翁亭”、“九龙吟”、“八仙过海”等。

       花板类多以红木、檀木为主要原料,是对贴面部分进行雕镂加工,形成各色图案,形象逼真,婉约生动。现代古筝制作的装饰工艺是五彩缤纷的,都体现在加料或者减料方面。比如刻漆、雕刻、雕镂等都是要刻去一部分的木料,然后施以填彩、髹漆等工序,凸显图案形象的立体感;而螺钿挖嵌、麦草等则是在挖去一部分的同时添加同样多的一部分材料,两部分俨然成为一体。

       另外,与五花八门的装饰工艺而言,素筝也是一个重要的类别。这种工艺通体一色,没有任何装饰性的图案,格调简约大方,与各种装饰风格的花哨、缤纷多彩相比,它更多了一份大方和简约,同样深受广大古筝爱好者的青睐。




「古筝」
上一篇:古筝筝码摆放及规格讲解
下一篇:没有了

全国服务热线

400-1188-913